导航菜单
首页 >  钢轨焊接缺陷的产生及预防  > 钢轨闪光焊过烧缺陷识别与消除 – 轨魅网

钢轨闪光焊过烧缺陷识别与消除 – 轨魅网

0 前言

闪光焊是无缝钢轨生产及铺设的重要方法,它具有焊接效率高、焊接质量高的特点,其应用愈来愈广泛。闪光焊主要过程为闪平、预热、烧化、带电顶锻、无电顶锻、保压及推瘤,通过精确的程序控制、加压系统、加电系统等执行,整个过程在几分钟内完成。在钢轨焊接性能较好,各焊接参数较为匹配的情况下,焊接接头都能顺利通过超声波探伤等检验。然而在生产实际中常会出现焊接参数设置不合理、设备状态波动,导致焊接接头产生未熔合、夹渣、冷焊、过热、过烧、裂纹等缺陷[1-2]。准确识别这些缺陷才能制定正确的解决方案,这需要结合焊接工艺条件和显微分析来进行研究。在此结合U71Mn钢轨在某焊轨基地闪光焊探伤出现超使用标准的现象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分析接头显微形貌及焊接参数,判断缺陷产生的原因为过烧,通过调节焊接参数,消除了过烧现象。该试验结果用于指导钢轨焊接生产,保证了接头超声波探伤合格。

1 焊接条件

在某焊轨基地进行百米U71Mn 钢轨闪光焊对接焊,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其他有害残余元素控制较好。

表1 钢轨化学成分                  (%)

w(C)w(Si)w(Mn)w(P)w(S)0.720.340.990.0150.004

焊机为瑞士Schlatter GAAS80预热闪光焊接系统,功能先进。焊接流程为打磨→配轨→焊接→推瘤,焊接完毕后,检测焊头外形尺寸、粗磨及精磨、正火、超声波探伤。闪光焊试验主要参数如表2所示。第1组参数与生产所用相同,第2 组参数为改进后参数。

表2 闪光焊主要参数

参数序号闪平时间预热烧化时间末期烧化速度顶锻时间顶锻量试样数t/st/sv/mm·s-1t/s/mm120①450.25514220②302.45112 焊接接头缺陷

采用表2 所示的第1组参数进行焊接试验。总体上讲,焊接装配较好,实时焊接参数曲线稳定,接头推瘤时处于亮红状态,温度较均匀。

打磨焊头,冷却至40 益以下后进行超声波探伤。为了节约时间,部分焊头在焊态下探伤。探伤仪为CTS-1003 便携式超声波探伤仪,探伤时要注意辩识焊筋波及纯表面波。

第1组参数焊接接头探伤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焊接接头探伤结果(第1组参数)

状态增益/dB位置/mm波峰幅度/%正火75水平30,水平37,水平4314,18,10焊态75水平35,水平41,水平4510,18,18正火84水平47,水平39,水平3313,33,22

焊头探伤波峰10%~33%,以10%~18%居多,正火态探伤结果略好于焊态。缺陷主要集中在轨底离钢轨中心约40 mm范围内的近表面。

钢轨闪光焊常见缺陷如下:

(1)灰斑

存在于闪光焊焊缝断口中的局部光滑区域,与周边金属有明显界限。钢轨焊接灰斑可分为亮灰斑和暗灰斑。通常认为,灰斑产生的原因是钢轨焊接时Si、Mn、Al 等合金元素形成氧化物。在顶锻时,熔化的金属与这些夹杂物一起被挤压,沿工件径向流动排溢,未被排挤干净而残留在焊缝中的氧化物形成了断口上的灰斑。暗灰斑主要是由于闪光焊接时供给热量不足所致,增加热量供给后,暗灰斑就转化成亮灰斑或者基本消除[3]。不过灰斑难以用超声波探出。

(2)未熔合

焊头上母材与母材之间未能完全结合的部分一般出现在焊缝上。产生的原因主要有:a.轨端除锈不彻底,有污物;b. 两个接头端面间隙过大,顶锻量过小或过早,加热时间短,焊接温度达不到要求,闪光不稳定。未熔合可以通过超声波探出。

(3)裂纹

一般产生于轨脚端部,是在焊缝轨脚两端出现开裂的现象。这种缺陷对焊接接头整体力学性能影响很大。轨脚端部裂纹多数与焊接工艺有关,例如,焊接顶锻量不足,使轨脚部位的挤压面积小于钢轨端面,推凸和保压的时间过短,造成塑性变形量不足;焊接加热的时间不够长,造成加热范围过窄等。裂纹可以通过超声波探出。

(4)过烧

焊接时加热温度过高,局部金属熔化或接近熔化状态而造成的晶界偏析和烧熔,在外力作用下甚至会出现孔洞或裂缝。过烧是焊接接头最危险的缺陷之一,常出现在轨底两侧的轨脚位置。

轻度过烧时出现细小炭黑斑点,严重过烧时出现黑色蜂窝状组织[4]。产生过烧的原因有:a. 燃烧时间过长;b. 顶锻时间设置过短;c. 烧化末期速度过慢。在超探时,过烧会显示出缺陷波。

(5)焊缝夹杂物

焊缝夹杂物是指分布在熔化焊缝中的非金属氧化物颗粒。若将焊缝打断后,在宏观下观察时颜色较深。闪光焊氧化物夹杂产生的原因较多,并且难以掌握规律,一般认为是钢轨在焊接过程中,焊缝处有时形成硅酸盐类的非金属物质,少量聚集在闪光弧坑的底部,当最终的顶锻完成后,没有将非金属物质挤出,使其滞留在焊缝中,这样就形成了焊缝夹杂物。焊缝夹杂物可以通过超声波探出。

(6)粗晶组织

采用超声波探伤检查钢轨焊接接头,有时轨头焊缝处会出现“缺陷波”,若对锯切钢轨接头焊缝进行解剖分析,难见到其存在缺陷。金相分析表明,“缺陷波”来自钢轨接头心部因热处理工艺不当产生的粗晶组织。

钢轨闪光焊接头实物、横截面如图1所示,钢轨由轨头、轨腰及轨底组成。沿焊头纵向从中心切开取样,如图1b 所示。磨光截面,腐蚀后观察到的宏观形貌如图1c 所示,焊接亮线略宽,流线无明显异常。可以看出,由于钢轨形状呈I字形,较为复杂,所取截面上焊接流线在轨头及轨底有明显转向,而在轨腰部位则看不到转向。实际上,轨腰部位的焊接流线也有转向,但因为取样截面与轨腰表面平行,从该方向显示不出。

钢轨闪光焊过烧缺陷识别与消除

a 实际焊头                  b 焊轨横截面及取样方向                  c 接头宏观形貌渊焊态冤图1焊头形状及接头宏观形貌

对焊头的焊接缺陷进行显微分析,焊头的主要缺陷位于轨底焊缝亮线附近的近表面区,如图2 所示。其中多数缺陷如图2a、2b所示,距离熔合线(亮线)0.2~0.9 mm;也有很少量缺陷位于亮线上,如图2c所示。

初看图2a 的缺陷,与文献[6]介绍的推凸裂纹非常相近。推凸裂纹产生的原因是焊接末期顶锻完成后要进行推瘤,推瘤刀从焊接区一侧向另一侧移动(见图1a),另一侧带状组织受垂向力产生较最大弯曲,因偏析、非金属杂夹、推瘤温度低塑性差而产生裂纹。不过试验用钢轨钢质较纯,含S 量低;焊接实验时,推瘤时温度较高,基本上可以排除推瘤缺陷。

钢轨闪光焊过烧缺陷识别与消除

a 推瘤处亮线及其附近缺陷               b 亮线附近缺陷                                 c 亮线上缺陷图2 焊接缺陷

探伤缺陷区域组织为细片状珠光体+粗片状珠光体,焊接熔合线组织为网状铁素体+珠光体。对缺陷进行进一步分析,大部分缺陷是孔洞,用扫描电镜观看,不到明显夹渣。只有少量缺陷的裂缝尖端及局部裂缝壁上有硫化锰夹杂物,如图3 所示。微观分析显示,硫化物等夹杂及其他夹渣并非形成缺陷的主要原因。

钢轨闪光焊过烧缺陷识别与消除

图3 少数缺陷上硫化物

对焊头进行落锤试验,在不开口情况下4~5 次落锤打不断,说明即使焊头中存在这种过烧缺陷,其仍具有较强的抗落锤打击能力。开口后打断,观看断口发现,断口灰斑很少,落锤性能较好。但断口显示出过热特征,加热与挤压不匹配导致出现近缝近表面缺陷。

这类缺陷为过烧的可能性很大。过烧时,加热温度梯度过小、热影响区过宽。过烧会导致晶粒边界熔化,产生体积型缺陷,存在于焊缝或热影响区。

图2的焊接缺陷形态具有过烧特征。

3 过烧缺陷的消除

焊接参数调节及试验结果为表2 中的第2 组参数。与第1组参数相比,烧化时间由45s减至30s,末期烧化速度由0.25 mm/s 增至2.40 mm/s,顶锻量由14 mm 减至11 mm,焊接5 个接头,焊后正火处理后再进行超声波探伤,5个焊头反射波均很小。进行落锤试验时,两锤打击后均未断裂。

本研究试验钢含S 量低,炼钢时有害微量元素控制较好,因此,在正常焊接参数条件下,热影响区不会产生明显的晶界熔化,形成类似过烧的缺陷。但在焊接参数匹配不当的情况下,低熔点偏析晶界熔化较多,还会进一步加剧低熔点物质的偏析和聚焦,扩大熔化区的范围,在冷却过程中及力的作用下形成孔洞及裂纹,导致探伤不合格。另外,由于这种过烧缺陷出现于熔合线附近的母材上,使人很容易错误地将其产生原因归咎于母材不纯,给问题的解决带来很大麻烦,甚至造成不必要的严重损失。

4 结论

(1)钢轨闪光焊探伤不合格,其缺陷主要为焊缝附近存在孔洞及裂纹,且孔洞及裂纹上鲜有夹杂物,这是焊接参数不合适过烧造成的。

(2)通过调节末期烧化速度及顶锻时间,合理匹配焊接热输入及烧化、顶锻等参数。适当增加加热温度梯度,减少焊接热影响区过热区宽度,焊头探伤情况明显改善且合格。

文章来源:

原文名称 :钢轨闪光焊过烧缺陷识别与消除

作者信息:黄治军,易卫东,韩荣东,王瑞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80)

期刊信息:《电焊机》 2018年第8期

注意:内容涉及标准可能存在废止的情况,请实际操作中勿采用,

相关推荐: